我国私募证券的转让限制及完善
李赛敏;
摘要(Abstract):
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有必要对私募证券的转让进行一定限制。私募证券的转让包括自愿性转让与非自愿性转让,非自愿性转让无须符合特定条件。私募证券的自愿性转让仅可以符合私募发行条件的私下转让与独立于发行行为的公开转让两种方式进行。在私下转让中,受让人须为数量有限的特定对象,且不得以公开方式进行;公开转让时,应确保该转让行为完全独立于原来的私募发行行为,故应从持有期限、转让数量、信息披露等方面限制。由于私募基金的特殊风险,私募基金份额的转让应受到更严格的限制。
关键词(KeyWords): 私募证券;非自愿性转让;私下转让;公开转让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李赛敏;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参见郭雳:《美国证券私募发行法律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 [2]参见汤欣:“修法可从‘证券’开始”,《法人》2004年第2/3期;吴志攀:“《证券法》适用范围的反思与展望”,《法商研究》2003年第6期。
- [3]这一标准在1946年的SECv.W.J.Howey Company案(328U.S.293)中确立,又被称为“荷威标准”(Howey Test)。
- [4]参见《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第38条第2项。
- [5]参见《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第9条。
- [6]参见:“完善证券发行监管制度,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学习证券法、公司法体会”,《证券时报》2005年11月24日;《关于严厉打击非法发行股票和非法经营证券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6]99号文。
- [7]参见郭雳:“特定对象发行:制度构建与疑义相析”,《华东政法学院院报》2006年第1期;孔翔:“我国需要什么样的证券非公开发行制度”,《证券市场导报》2006年第2期。
- [8]参见《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修订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2005年10月19日)。
- [9]彭冰:“构建针对特定对象的公开发行制度”,《法学》2006年第5期。
- [10]参见前注[6]。
- [11]关于我国私募基金存在形式,可参见王霞:“我国私募基金发展前景和当前问题研究”,深圳证券交易所,深证综研字第0145号研究报告,2006年9月20日,第26~29页。
- [12]参见《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第5、6、8条;《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第30、34条;《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试行)》第6、21条。
- [13]参见《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第32条。
- [15]参见《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第29条。
- [17]See C.Steven Bradford,Transaction exemptions in the Securities Act of1933:an economic analysis,45EmoryL.J.591(1996),626.
- [18]参见李飞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修订)释义》,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 [19]See J.William Hicks,The Concept of Transaction as a Restraint on Resale Limitations,49Ohio St.L.J.417,421.
- [20]See Lawrence R.Seidman,SEC Rule144A:The Rule Heard Round The Globe——or The Sounds of Si-lence?47Bus.Law.333,344.
- [21]参见前注[19],J.William Hicks文。
- [22]参见台湾地区“证券交易法”第43-8条第1款第4项。
- [23]参见台财证一字第0910006007号函。
- [24]SeeTrivest Special Situation Fund1985,SEC No-Action Letter(July13,1989);Commodities Corporation,SEC No-Action Letter(June7,1991);Wm.S.Barnickel&Company,SEC No-Action Letter(Nov.1,1994).
- [25]参见证监公司字[2007]56号。
- [26]See Martha Jane Snyder,Securities Regulation:Rule144——From Lawyers to Mathematicians,40Tenn.L.Rev.399(Spring,1973),400.
- [27]参见前注[19],J.William Hicks文。
- [28]See Ratner,Securities Regulation in a Nutshell(4thedition),West(1992),10.
- [29]See Carl W.Schneider,Section4(1-1/2)——Private Resales of Restricted or Control Securities,49OhioSt.L.J.501(1988),504.
- [30]参见前注[19],J.William Hicks文;前注[29],Carl W.Schneider文。
- [31]See SEC Release33-6862(April231990).
- [32]Id,pp.14~15.
- [33]Id,p.16.
- [34]See Rule144A(a)(1)(i)-(ii).
- [35]See Rule144A(d)(4)
- [36]See Rule144A(d)(2).
- [37]See Rule144A,Preliminary Notes.
- [38]See346U.S.119(1953).
- [39]前注[31]。
- [40]参见e.g.,Kellye Y.Testy,The Capital Markets in Transition:A Response to New SEC Rule144A,66Ind.L.J.233(1990);Bo James Howell,SEC Rule144A And The Global Market,7Asper Rev.Intl Bus.&Trade L.199;前注[20],Lawrence R.Seidman文。
- [41]See Securities Act Release6389,24SEC Dock1166(1982).
- [42]参见前注[40],Kellye Y.Testy文。
- [43]参见前注[1],郭雳书,第168~169页。
- [44]参见[日]河本一郎、大武泰南:《证券交易法概论》(第四版),候水平译、陈勇忠审校,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48~49页。
- [45]参见高岚:《日本投资信托及投资法人法律制度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0页。
- [46]参见我国台湾地区“证券交易法”第43至47条第1款、第43至48条第1项。
- [47]刘连煜:《新证券交易法实例研习》,元照出版社2004年版,第69页。
- [48]参见台财证一字第0910003455号函。
- [49]参见我国台湾地区“证券交易法”第43~46条。
- [50]《信托公司集合资金计划管理办法》第5条。
- [51]参见齐斌:《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法律监管》,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110页。
- [52]See e.g.,United Statesv.Custer Channel Wing Corp.,376F.2d675(4thCir.1967);Hill York Corpv.American International Franchises Inc.448F.2d680(5thcir1971);Van Dykev.Coburn Enters.Inc.,873F.2d1094(8thCir.1989);Doranv.Petroleum Management Corp.,545F.2d893(5thcir1977).
- [53]关于对如何理解“累计超过200人”的争议,可参见前注[9],彭冰文;前注[7],郭雳文;前注[7],孔翔文;桂敏杰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新旧条文对照简明解读》,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 [54]参见前注[6]。
- [55]See Interpretive Release on Regulation D,Securities Act Release No.33-6455(Mar.3,1983).
- [56]See SEC Securities Act Release5223(1972).
- [57]See Rule144(e),Rule144(k),SEC Securities Act Release5223(1972).
- [58]参见我国台湾地区“证券交易法”第43-8条第1项。
- [59]See SEC,Release No.33-8869(2007).
- [60]See Rule144(e),SEC,Release No.33-8869(2007).
- [61]参见我国台湾地区“证券交易法”第43-8条第1款。
- [62]参见前注[47],刘连煜书,第69页。
- [63]参见我国台湾地区“证券交易法”第22-2条。
- [64]参见前注[60],Rule144(b)。
- [65]See Marc I.Steinberg&Joseph P.Kemler,The Applic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SEC Rule144,49OhioSt.L.J.473(1988).
- [66]所谓“无风险的委托人交易”指证券经纪人或自营商接受客户买入或卖出的指令后所为的相应买入或卖出。参见前注[60],Rule144(f)(1)。
- [67]参见前注[60],Rule144(f)(2)。
- [68]参见前注[19],J.William Hicks文。
- [69]参见前注[60]。
- [70]See Boston Venture Limited Partnership,SEC No-Action Letter(Aug.5,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