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天然气输配管网经营准入制度研究
王明远;
摘要(Abstract):
尽管我国天然气输配管网系统已基本形成,但地域分布不平衡、行业垄断尚未打破,三大国有石油公司竞争激烈。现行天然气输配管网法规体系和内容不完整,政策与立法内容存在冲突,缺少独立监管机构,未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我们应顺应市场调节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的发展潮流,借鉴欧美市场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制定专门的天然气立法,重视相关立法的支持和配合,理顺管理体制,尽快实现管道中立,引入第三方准入机制,并视情况采取差别性对策。
关键词(KeyWords): 天然气;输配管网;经营准入;立法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s): 王明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参见邢占文、魏娟:“简论政府对自然垄断产业的管制”,《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 [2]参见[美]W.吉帕.维斯库斯、约翰.M.弗农、小约瑟夫.E.哈林顿:《反垄断与管制经济学》,陈甬军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139~140页。
- [3]参见[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上),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18页。
- [4]参见[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债法总论》,杜景林、卢谌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70、73页。
- [5]参见王泽鉴:《民法债编总论.基本理论.债之发生》(总第1册),三民书局1993年版,第72页;崔建远:“强制缔约及其中国化”,《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5期。
- [6]参见高鸿钧等:《法治:理念与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1~342页。
- [7]参见余洋:“中国油气管道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国际石油经济》2007年第5期。
- [8]参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监管体系研究》项目组:《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监管体系研究》,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
- [9]参见“‘气荒’引来中石化中海油加入北京天然气市场转向多元”,载http://www.china5e.com/news/oil/200503/200503080152.html,登陆时间:2008年5月。
- [10]2004年底,中石化入股国内城市燃气门户商中国燃气,通过结盟的方式使用后者的管网,从而向目标市场供应液化天然气(LNG)。此外,中石化还取代中海油,拿下了山东LNG项目。参见“中石化进京抢市场中石油独霸北京市场局面将破”,载http://finance.news.tom.com/1001/1006/2005310-181983.html,登陆时间:2008年5月。2007年,中石化与中海油签署天然气业务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主要针对我国南方天然气市场,在天然气供应、储备和管道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由此直接挑战中石油在天然气市场的市场主导地位。为此,中石油修建通往东南沿海省区的输气管道,并在辽宁大连、河北曹妃甸以及江苏如东三地建设LNG项目,以期弥补其在东部市场的不足。参见“中石化中海油签天然气合作协议联手挑战中石油”,载http://fi-nance.qq.com/a/20070523/000210.htm,登陆时间:2008年5月。
- [11]参见王志强:“独立管道公司萌动”,《中国投资》2007年第12期。
- [12]参见“西气东输工程全面对外开放”,载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464/1002/143816.html,登陆时间:2008年6月7日。
- [13]参见“权威人士回应西气东输工程四大疑问”,载http://finance.sina.com.cn/g/20041231/09111264373.html,登陆时间:2008年5月。
- [14]参见前注[8],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监管体系研究》项目组书,第25~26页。
- [15]参见温艺晗:“陈守海:垄断阻碍天然气工业发展”,载《中国现代企业报》2007年11月16日,第1版。
- [16]参见“中石化天然气正式进入西气东输管线”,载http://www.lrn.cn/media/energynews/oil/200803/t20080305_204457.htm,登陆时间:2008年5月。
- [17]参见前注[8],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监管体系研究》项目组书,第14、15页。
- [18]参见中国—欧盟能源环境项目研究报告:《世界典型国家不同阶段天然气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对中国的启示》,2005年3月,第9~12页。
- [19]参见杨凤玲、王海旭、杨庆泉:“对美国天然气法律与政策的思索”,《国际石油经济》2003年第11期;杨凤玲:“对四个发达国家的天然气工业发展的几点认识”,《城市燃气》2004年第12期。
- [20]参见杨凤玲、杨庆泉、金东琦:“英国天然气行业政府管制及立法”,《上海煤气》2004年第1期。
- [21]参见前注[8],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监管体系研究》项目组书,第110~112页。
- [22]参见史宇峰:“欧盟内部天然气市场的自由化改革——消除垄断,将利益传递给最终用户”,《世界石油工业》2003年10卷5期。
- [23]参见基础设施咨询基金、世界银行、中国国务院体改办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中国:天然气长距离运输和城市配气的经济监管》,2002年4月,第98~99页。
- [24]参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监管体系研究》项目组:《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监管体系研究(研究报告及赴国外考察报告汇编)(1999~2007年)》,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117~122页。
- [25]参见前注[8],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监管体系研究》项目组书,第160、167页。
- [26]同上,第49~50页;前注[23],世界银行、中国国务院体改办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基础设施咨询基金联合报告,第38页。
- [27]参见前注[23],世界银行、中国国务院体改办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基础设施咨询基金联合报告,第46、15页。
- [28]参见罗东坤、褚王涛:“借鉴欧美经验制定中国天然气法律”,《天然气工业》2007年第1期。
- [29]参见前注[8],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监管体系研究》项目组书,第1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