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法学

  • 发刊词

    本刊编辑部;

    2007年01期 No.1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司法制度的合成理论

    苏力;

    主流司法研究者总是集中关注法官和法院,并提出法官/司法为中心的理论和改革建议。然而法律经济学的责任有效分配理论表明,作为司法制度的构成因素,诉讼人极为重要,是司法制度及其有效运作的基本构成要素。通过分析两位优秀法官的司法业绩,以及过去20多年中国司法调解和司法独立的经历,本文强调司法的合成理论,相对于法官/法院为中心的司法制度理论,对于理解和改革当代中国司法具有特别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2007年01期 No.1 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 立法解释的疑问——以刑法立法解释为中心

    张明楷;

    真正意义上的立法解释,是指在刑法施行过程中,立法机关对发生歧义的规定所作的解释。但是,这种立法解释不符合法治原则的要求,不符合罪刑法定原则,不符合解释的必要性,不符合客观解释目标,也不是发现法律真实含义的有效途径。

    2007年01期 No.1 1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 紧急避险法律性质研究

    黎宏;

    紧急避险是合法利益之间的冲突,其之所以被允许,是因为没有引起成立犯罪程度的法益侵害。这是判断行为是否成立紧急避险的出发点。从此立场出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对生命的紧急避险,从犯罪的本质是值得刑罚处罚程度的法益侵害的角度来看,未尝不可,只是在其适用上,必须严格限定;对自招危险的紧急避险,原则上不予允许,行为人具有忍受义务;只有所遭受的侵害超出了应当忍受的限度时,才能允许。

    2007年01期 No.1 37-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 论寻觅渔业权母权的路径

    崔建远;

    水资源所有权极为抽象,而水域所有权相对具体;水资源所有权在我国现行法上是一个同一的、抽象的所有权,而水域所有权存在着若干个。渔业权客体上竖立的所有权为其母权,寻觅渔业权的母权可以先找渔业权的客体,尔后锁定渔业权的母权。但渔船在专属经济区、暂定措施水域、过渡水域、公海海域、他国海域作业的情况下,寻觅渔业权的母权时需要稍微变通。

    2007年01期 No.1 55-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 论倡导性规范——以合同法为背景的分析

    王轶;

    对合同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协调,除任意性规范外,尚有倡导性规范。倡导性规范即提倡和诱导当事人采用特定行为模式的法律规范。本文结合民法价值判断问题的实体性论证规则,借助对《合同法》有关条文的分析,就倡导性规范在《合同法》中的具体体现,其与任意性规范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现行合同立法就倡导性规范的配置尚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2007年01期 No.1 66-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 论民事诉讼法中的异议制度

    张卫平;

    本文考察和分析了现行民事诉讼法中异议制度的基本构造,指出了现行异议制度设计中的不足,探讨了异议程序设计应当考量的基本"参数",从修正民事诉讼法的视角,对异议制度的整体构造进行了初步的调整,试图使民事诉讼中的异议设置和程序设计更加完善、合理。

    2007年01期 No.1 75-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 清代诉讼风气的实证分析与文化解释——以地方志为中心的考察

    徐忠明;杜金;

    传统中国尤其是清代中国的诉讼风气究竟如何,学界对此问题众说纷纭。本文选择了江苏、上海、广东、山东四省(市)的清代地方志"风俗"卷作为样本,借此讨论帝国晚期的诉讼风气与诉讼心态。地方志中记录了大量"好讼"或"厌讼"的风气、诉讼类型以及作者眼中的"好讼"原因,不仅是我们据以研究清代社会诉讼状况的实证材料,同时也可以用以解读地方精英阶层对于诉讼所持的独特心态。

    2007年01期 No.1 89-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4K]
  • 欧盟合同法律适用制度的演进

    王军;王秀转;

    欧共体于1980年通过的《合同之债的法律适用公约》(以下称《罗马公约》或《公约》),统一了各成员国的合同法律适用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由当事人作法院选择的几率。但是,经过20多年的实践,《公约》本身的立法形式及一些具体条款已表现出诸多不足。本文拟根据欧盟委员会公布的《关于将1980年<合同之债的法律适用公约>转换为共同体立法及其现代化的绿皮书》(以下称《绿皮书》)和《合同之债的法律适用条例议案》(以下称《罗马条例Ⅰ议案》)这两个重要文件,对《公约》各条款的不适应性进行分析,并介绍其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

    2007年01期 No.1 126-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K]
  • 大型金融和市场机构中的中国墙制度——英美法系的经验与教训

    黄辉;

    现代大型金融和市场专业机构中无可避免地存在着利益冲突问题,中国墙制度是解决此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国墙制度旨在努力平衡商业现实与公众信心之间的冲突;基于对此衡平状态的不同把握,各国对于中国墙制度的态度也相应地有所不同。但是,目前的中国墙制度远非完美,难以有效地保护投资者利益,因此,中国墙制度的设计和加强任重道远,仍需要发展更多的补充机制和执行机制。

    2007年01期 No.1 148-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 注释规范

    2007年01期 No.1 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下载本期数据